作为技术创新的大试验场,中国吸引了众多企业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谋篇布局。
腾讯云想用自身能力助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帮助传统工业企业打通产业链,成为一个综合的服务提供商,而不仅仅是一个制造企业。本次分论坛上,国家电网公司直属产业单位许继集团与腾讯云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充分发挥在各自行业内的技术、资源优势,共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共建和谐共生的能源互联网产业生态圈。
通过万物互联,产生海量数据,腾讯以数字奕生及数据资产方案推动数据增值变现,以AI智能巡检平台辅助人工巡检,提高运营效率,通过移动作业平台将腾讯云优势能力,与传统业务应用深度融合,重塑传统业务流程及场景,以综合能源服务方案助力能源企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型发展,助力传统能源行业进入真正的智慧移动互联时代。5月21日,2019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云南昆明正式举办。腾讯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加速制造业智慧化转型2017年开始中国整体迈入制造业转型升级快车道,而制造业也是腾讯发展产业互联网的重要领域,腾讯云希望把腾讯优势能力,与合作伙伴的行业知识相融合,共建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加速传统制造业企业智造升级,实现智能化转型。为了助力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腾讯云将继续探索C2B模式在工业制造业落地的可能性。以石家庄新奥燃气为例,2018年同比2017年居民用户量提升24%,人力成本却减少了21%。
三一集团孵化的树根互联借助与腾讯云合作的根云平台,目前连接了全球超过30万台重型机械设备,能够实时采集近1万个运行参数,共积累1000多亿条工程机械工业大数据,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工程设备2小时到场,24小时内完工的服务承诺,极大地提升了运营效率。消费互联网以人为中心,主要连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包括能源、智慧交通等在内的九大领域进行5G的创新应用。
5G技术正加速推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即产业互联网,而能源互联网将是产业互联网的最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推进这些数据安全监测与防护保障能力建设已迫在眉睫。据介绍,随着新能源并网量的激增,新能源工控安全也面临着新挑战。也就是说,5G时代的开启,将真正开启产业互联网元年。
鉴于此,应采取主动防御、安全可控路线进行防护,从根本上避免受制于人。也正是基于这一能源变革趋势,国网公司提出了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宏伟蓝图。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刚刚启动,需要加强网络安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的原则,从源头防范网络安全问题。能源互联网依赖于5G技术业内认为,在以能源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正在开启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这也与我们建设数字中国的大背景相契合。智慧能源时代已来临智慧能源和能源互联网时代正呼啸而来。预计到2020年,5G网络可能要连接7万亿台设备、500亿个字节数据,以及80%的关键商业流程。
在日前举行的2019C3安全峰会上,相关专家表示,在依托5G技术的能源互联网时代,伴随智能终端设备量激增,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将更加凸显。对此,GSMA行业安全专家JonFrance表示:随着网络不断的扩大,攻击面也在不断扩展,受益于5G等网络技术的发展,到2025年,物联网设备接入量可能将达到250亿,这些海量的联网设备将引入大量的黑客攻击,导致企业数据出现泄漏,由此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数十亿美元。推进能源数据安全监测与防护保障能力建设已迫在眉睫。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术)、OT(OperationalTechnology,运营技术)与CT(CommunicationTechnology,通信技术)将实现与ST(SecurityTechnology,网络安全技术)的深度融合。
中国移动的5G联创中心已经拥有500+的跨行业合作伙伴、22个开放实验室、5大行业联盟。业内专家称,国网公司提出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要打造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风电装机已达1.89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已达1.80亿千瓦。在实现万物连接之后,开放性、云物一体等5G特征也使得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凸显。
在能源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微小的安全漏洞,都可能导致大批风电场和光伏电站陷入瘫痪,或是自动驾驶的电动汽车改变路线。智慧能源既实现了风电、太阳能等多能互补,也实现了电力网、热力网、燃料网、交通网等多网融合。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计算及应用研究所所长高昆仑表示,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多能互补,能源流、信息流、业务流高度融合,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是其主要特征。国家能源集团华电天仁公司副总经理刘曙元解释说,传统火电装机量虽然大,但设备相对集中于几大厂家。在5G时代,关键的安全挑战包括网络功能虚拟化、密集化与物理安全、监管与CNI、数据存储与隐私保护、供应链与运营等,我们需要遵循设计安全、部署安全、运营安全这几个原则,来开展网络安全保护实践。
5G云网时代下需要产业互联网的安全运营商,因为没有安全就没有5G云网,就可能没有更美好的未来。如,网络边界防护不完善、风电集控中心到风电场远程调度未使用电力专网、通过互联网使用远程通讯软件来远程控制风机、控制区和非控制区之间未进行逻辑隔离、风电场服务器未进行加固防护等。
伴随海量设备的接入和物与物的广泛连接,在5G时代,无论是能源互联网,还是其他类型的产业互联网,其安全性都比3G和4G时代更加紧迫。没有安全就没有能源互联网IT技术的融合创新,以及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无不体现着全球网络安全生态正迎来深刻变革
在日前举行的2019C3安全峰会上,相关专家表示,在依托5G技术的能源互联网时代,伴随智能终端设备量激增,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将更加凸显。预计到2020年,5G网络将连接7万亿台设备、500亿个字节数据,以及80%的关键商业流程。
另外,泛在电力物联网中终端部署量增多,部署位置广泛,终端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为保证通信效率,终端的通信协议相对简单,终端生产商较多在生产研发过程中进行安全控制难度加大,这些因素都使得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网络安全暴露面急剧扩大。预计到2020年,5G网络可能要连接7万亿台设备、500亿个字节数据,以及80%的关键商业流程。5G云网时代下需要产业互联网的安全运营商,因为没有安全就没有5G云网,就可能没有更美好的未来。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包括能源、智慧交通等在内的九大领域进行5G的创新应用。
据介绍,随着新能源并网量的激增,新能源工控安全也面临着新挑战。国家能源集团华电天仁公司副总经理刘曙元解释说,传统火电装机量虽然大,但设备相对集中于几大厂家。
5G云网是未来所有商业和产业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5G实现了从人的连接到物的连接,到知识连接再到商业流程的连接。
在实现万物连接之后,开放性、云物一体等5G特征也使得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凸显。业内专家称,国网公司提出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要打造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能源互联网依赖于5G技术业内认为,在以能源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正在开启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这也与我们建设数字中国的大背景相契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保障技术所副所长陈雪鸿认为,智慧能源在生产、传输、存储、交易、运维、消费等环节将产生大量数据。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风电装机已达1.89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已达1.80亿千瓦。
推进这些数据安全监测与防护保障能力建设已迫在眉睫。据介绍,5G技术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而云网一体化是5G时代最重要的特征。
在5G时代,关键的安全挑战包括网络功能虚拟化、密集化与物理安全、监管与CNI、数据存储与隐私保护、供应链与运营等,我们需要遵循设计安全、部署安全、运营安全这几个原则,来开展网络安全保护实践。鉴于此,应采取主动防御、安全可控路线进行防护,从根本上避免受制于人。
如,网络边界防护不完善、风电集控中心到风电场远程调度未使用电力专网、通过互联网使用远程通讯软件来远程控制风机、控制区和非控制区之间未进行逻辑隔离、风电场服务器未进行加固防护等。亚信集团董事长田溯宁打了个比方:如果说云像大脑,5G就是神经系统。